返回

这是一本研究日本村落变迁的民族志。作者历时多年,深入日本村落内部,在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,探讨了日本村落在社会政治变动、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,如何受到冲击,又是如何维系和发展的,并发现日本稻作村落之所以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,就在于村落仍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“共同体社会”。全书围绕稻作这一日本农业的根基命脉,全景式、多方位地展现了一个不为我们所熟知的日本乡村形象,小到日常耕作、大到村落自治,诸多生动的细节一一道来,是了解相关主题的一本佳作。

例如对于祭祀,村民并不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祭祀镇守,而是祭祀村全体的守护神,可见神社作为地缘结合的中心起到了强化地域认同的作用。中国的村落中村人信仰的对象除宗祠外,还有村庙。村庙是村人信仰的中心之一。汉民族作为血缘集团象征的祠堂和作为地域社会象征的村庙,和日本最大的不同,就是在历史的发展中,并没有自然地融合在一起,而是相互独立地存在。也就是说,血缘和地缘的纽带在汉民族的村落生活中是分离的。在日本,村同族集团在以共同祖先神为中心结合在一起的同时,又与其他的同族一起祭祀神社,祭祀共同的村守护神。因此,在地域的融合发展过程中,形成了具有纯地域团体的特色。在这一过程中,氏神、产土神、镇守常作为相同的词来使用,它们作为血缘、地缘一体化的共同体的神而被村民祭祀。在书中,我表达了自己对中日社会结构构成差异的看法,认为这一差异使中日两国选择了不同的现代化道路。

稻作传统与社会延续 来自